查看原文
其他

文脉建筑|乡村古建是人对历史与文化的回归

古村之友 2019-12-03


在我国,乡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它更是漫长中华农耕文明的腹地原乡,是“记得住乡愁”美好愿景中的乡愁所在,是悠久岁月凝练出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经过时间洗礼的古村落古建筑,刻有“耕读传家”的门楣题字,记录家族兴衰的祠堂,华阴老腔、苗绣等散落在各地的优秀技艺,貌不惊人却又身怀绝技的民间手艺人……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都让乡村文化熠熠生辉。

 


然而,与珍贵的乡村文化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乡村这个文化载体面临的尴尬处境——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有自然村360万个,但到了2010年,仅仅十年的时间,这个数字骤减为270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近250个自然村消失,其中包含了众多古村落。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乡村走进城镇,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乡村愈显凋敝,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此外,有些乡村建设被资本和钢筋混凝土裹挟着向前,因为忽略了文化这一重要内核而迷失自我、盲目跟风,乡村建筑同质化发展严重;有些地方对祠堂、民间技艺等文化载体没有起码的保护意识,使得原本独有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脉络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着实让人惋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留住乡村的文化脉络,以保护传承不缺位换取乡村文化的不缺失;以建设培育在行动换取乡村文化的再丰富,那些从泥土中生长出的文化,必将在泥土中得到更好的延伸。

 

乡土文化的容器


文脉(Context),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狭义上则是一种文化的脉络。文脉建筑,即是建筑超越局部的现象与多变的建筑形式,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台因素相结合,帮助我们整体系统地看待地区建筑的形式与成因,从中发掘其永恒的内在机制与基本的建筑原则,正是这些本质的东西赋予了建筑长久的生命力与永恒的意义,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建筑的地域文脉存在的本质。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因此,保护乡村有价值的文化古建以及建设出高品质、具有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的乡村建筑,则是对历史的拯救和文明的传承。

 

陈志华先生认为:乡土文化依赖于土地,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而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是乡土文化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研究乡土建筑,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乡土文化。

 

在长期的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中,乡土文化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传统建筑环境,传统建筑环境也从空间构成、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各方面反映着乡土文化的隐性特征和显性特征。正如建筑环境是容器,其器型的特征必定与其承载的生活、文化、艺术、精神追求等内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脉建筑小窥


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与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乡土文化有着表层及深层的关系;反映着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形态及构成方式存在;随着某一因素或作用机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现以陕北佳县木头峪村为例,阐述这种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与表现方式。



1)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由于聚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聚落,最初人们为了安全和劳动协作,经过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的发展,共同的自然生活条件与生活生产经济活动,产生了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着聚居形式等建筑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首先,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生存的主要方式,从而影响着聚居环境的文化特征。陕北佳县木头峪村(古名浮图峪)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的黄河冲积滩上,是包头到山西碛口的中转站,古为秦晋贸易往来的水旱码头,素有“好渡口”之称。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商人地主、私塾先生、书香世家等社会阶层聚居的村落。


其次,村落主要的经济活动类型也影响着村落空间形态的构成与建筑环境的主要文化特征。例如木头峪村的商业活动和文教活动,就产生出了相关的商业建筑类型和合院制的私塾学堂建筑。


第三,乡土文化背景最初的形成取决于上述2种因素,但在长期村落自然演变的过程中却对传统建筑环境文化特征的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受“耕读传家”的影响,木头峪村保持着一边躬耕一边读书的传统,村落东南的高地上有着“魁星楼”,村落中心的村庙中供奉着“文昌君”,反映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仕途理想。

 

2)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建筑环境中的文化特征是乡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在建成物质环境中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在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演变的过程中,组建形成了一套俗成的范式,约束或者促进着相应的乡土文化的发展变化,并通过特定的文化特征体现在建筑环境中。主要的文化特征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体现在村落的选址与空间形态方面的文化特征。与陕北典型村落形态是在河谷流域或冲沟一侧的山坡上形成的爬坡式聚居形态不同,木头峪村落由于位于平坦宽阔的河滩上,从地形条件上具有建设规整有序的聚落形态的因素。


其次,体现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文化特征:建筑空间布局讲究四面有建筑围合,中轴对称,主要构造特征是明柱抱厦,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村落整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建筑形式方面体现出的文化特征。


第三,体现在社会活动场所与祭祀礼俗建筑中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里,村庙作为村落的活动中心,既承担了祭祀和拜神的主要功能,又是商贸集市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还兼具文化娱乐的功能,几乎所有重要的村庙前都有戏台。木头峪村落中心的戏楼滩曾是传统村落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承载祭祀、娱乐、贸易、交往等重要的社会活动,由新建戏台、观演空间、古建筑观音庙、文昌庙等礼仪祭祀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构成。另外还有三姓祠堂、归云寺、魁星楼、三皇庙、河神庙、黑龙庙等祭祀空间。

 

3)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变迁:现代文明的影响显然也已经扩散到陕北地区广大的传统聚落中。虽然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传统习俗的影响仍在,然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居住方式等已经呈现出现代文明浸染下的种种痕迹。例如,陕北地区在某些物资流通线路上的村庄已经看不到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有些传统村落受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村落的整体形态遭到了分裂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甚至由于有些地区社会变迁带来人口的迁移和锐减,村落建筑环境遭到遗弃而致颓败。

 

潜在的毁坏与冲击


现今,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新乡村的建设与改造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固然,这样的建设对我国乡村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更大的威胁,散布在各乡村的传统建筑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冲击。

 

伴随昔日乡村风貌的迅速蜕变,欧式别墅、小洋楼逐渐成为潮流,使得许多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乡村建筑在乡村的改造、规划过程中,无声无息地消逝了。

 

传统的乡村建筑本是我国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建筑,而现在却面临着不断地消逝,这不仅是散落在民间建筑中的传统风格的“隐去”,也是一段段历史“断壁”消亡,更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遗忘。


 

传统乡村建筑消逝的问题需从两方面来探讨,


一方面,传统乡村建筑在“拆”中的消逝。


其一,传统的乡村建筑在新的建设中被大量拆除。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开始远离自然环境,向人工化、社区化发展。


其二,许多传统乡村建筑也正在被盲目拆除,被新的建筑所取代。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作为有形的历史遗迹,是独一无二的,一旦被拆除,便不可再生,新建起的乡村建筑,几乎被清一色、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所覆盖,在造型上趋于雷同,在功能上也减弱了地域差异。如果说国际化让城市之间没有了彼此的特点,那么城镇化,则泯灭了乡村存在的个性。


另一方面,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是指新建的仿古建筑仅流于形式上的模仿,缺少考究,不能够做到对传统的传承。仿建仅追求形式上的相似,却并没有领会传统建筑的精髓、特点,加之现代的元素的附着,造成整体构成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如何更好的保护与发展乡村建筑


基于此,众多专家学者强调有必要重新认识传统地域文化与乡村建筑的文化价值,倡导个性多样、风格独特的建筑面貌。不断深入挖掘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资源,实现乡村建筑的传承与创新,并就如何更好的保护与发展乡村建筑提出了各种设想与建议。

 

首先,必须明确把地域乡村建筑最有特色的形式加以提炼、简化,作为装饰符号在新建筑中加以运用。它是延续历史的记忆,唤起人们认知的最有效的方式,最终达到人们在地域文化上的认同感。这是因为建筑毕竟属于造型艺术,乡村建筑的地域性必然要通过直观的艺术形象向人们传达出相关的信息和文化内涵。


其次,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的形式上,更要发掘出地域传统空间的文化内涵。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民俗民风、社会形态等因素,都是乡村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因此乡村建筑的地方性,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同时还要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精神。


最终,乡村建筑离不开自然的环境,营造一个和谐、适宜的环境是乡村建筑能够得以健康生长与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石。它应当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取得有机的联系,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脉建筑拯救历史、传承文明


在乡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建筑却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亡”。作为对文化的责任,对历史和后代的责任,保护传统建筑,不仅是为历史留下记忆的片段,给未来发展留下可以借鉴的文化元素,更是将文明、文化传播。所以,不应该让所有乡村古建筑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消亡。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因此,保护乡村有价值的文化古建以及建设出高品质、具有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的乡村建筑,则是对历史的拯救和文明的传承。因为乡村建筑是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集体的回忆。


▲点击海报

开始阅读《新乡贤双月刊》第三期:古村文脉建筑


如果喜欢

欢迎打赏,支持古村之友编辑部

继续出品古村深度解析内容



参考来源:

陈晨《留住乡村的文化脉络》;

方松林《乡村建筑发展观》;

谢志贤《乡村建筑传统与革新的探索》;

李晓峰《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分析与反思》;

杨豪中《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与乡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研究》。




全国古村落保护志愿者组织


数万名古村志愿者

近千家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社会组织

两年孵化数百新乡贤创业项目

撬动上亿社会资产



点击这里进入新乡贤互助公益页面


古村之友,荣誉之师

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特别贡献奖

中国慈展会项目大赛金奖

北大安平公益传播奖

香港公益创新金奖

  中国文物基金会传统村落守护者杰出团队奖

……

微信号:gucunzhiyou


推荐 阅读——


【新乡贤】系列文集

公益筹款平台 / 新乡贤工程指南 /  

如何解读“新乡贤”时代意义 /

 培育经验 / 互联网公益PNPP孵化项目集

新乡贤工程与乡村振兴(一)(二)(三)

公益基金


捐助支持全国新乡贤


原创观点

心愿共同体 / 大慈为政,小慈为善 / 志愿者精神 / 

“公益+互联网” / 乡土文化复兴/

城市公共审美 / 家谱 / 古村创客 /

 地名 / 古村落保护 / 社会组织建设

由文明乡村、慈善乡村融合美丽乡村


关于古村之友

一个30岁的小伙如何带起十万古村大军 / 发展思想与指导纲领

古村之友:这是一份用“事”说话的自我介绍

案例馆 | 古村之友:互联网如何助力乡村复兴

社会组织策动下的全覆盖保护活化古村落的模式探索—以古村之友为例


正在征集

新乡贤 / 名人故居活动基地

家族记忆 /  联合战队征集/ 志愿者活动基地  

学生志愿者活动基地 / 摄影师  / 深度合作村 /


正在招聘

深圳市众志古村保护与发展基金会

副秘书长 / 项目经理


感谢以下基金会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